1、关于监督委员会教师代表的推选:年级监督委员会教师代表由本年级的年级组长和工会小组长担任,学校监督委员会教师代表由学校教代会代表推选担任。
2、学生提名候选人操作规则:
①每个阶段每个学生只能提名1名候选人;
②班级提名年级候选人只限定于本班级任课教师。
3、各阶段提名候选人名额设定:
①班级提名年级候选人:各班2—3名(班级任课教师总数的30%左右);
②年级提名学校候选人:各年级10名;
4、奖项及名额设置:
①“我最喜爱的教师”奖10名。视情况可以增加。
②“我最喜爱的教师”提名奖若干:获年级候选人提名即可入围。
5、在年级提名候选人评选阶段,如果出现有在职教师两个年级跨头教学的情况,则按照如下评选办法操作:例如,某位在职教师在高一年级和高二年级跨头教学,在高一年级“我最喜爱的教师”年级提名候选人评选中被评选为高一年级提名候选人,在高二年级“我最喜爱的教师”年级提名候选人评选中又被评为高二年级提名候选人,则该名教师年级提名候选人身份有效,同时按照得票顺序在高一和高二年级各增补一名本年级提名候选人。
6、关于语数外在职教师们会提出的非语数外在职教师任教的班级数量多,而语数外在职教师任教的班级数量少,因而带来的语数外在职教师是否得票数会普遍低于非语数外在职教师的疑虑解释:语数外教师任教的班级数量少,接触的学生人数相对较少,是客观事实,但是语数外教师基本上每天都有课,和学生相互之间交流的深入程度要比非语数外教师与学生相互之间交流的深入程度高,学生对语数外教师的认知和了解也比非语数外教师的程度高,因而不会造成因为语数外教师任教的班级数量少,接触的学生人数少而导致的得票数普遍低于非语数外教师的情况。
7、关于非班主任的在职教师们会提出的班主任与本班学生接触的时间更长,交流的程度更深,学生对班主任的认知更高,因而班主任得票数会普遍高于非班主任的疑虑的解释:班主任与本班学生接触的时间更长,交流的程度更深,学生对班主任的认知更高是客观事实,但是,对于班主任的班级教育和管理,未必是每一个学生都会感到满意,反而因为必要的批评和教育,部分学生会对班主任的教育和管理产生不满和反感,因而也不会出现班主任得票数会普遍高于非班主任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