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告

通知《教师风采》

作者: | 来源: | 日期: 2014-03-03

一、工作思路

根据校管中心和学校工作计划意见,深入推进二轮课程改革,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加强校本教研,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为抓手,以改进和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进一步深化教学工作的精细管理水平,积极实施有效教学,着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良好的学风、班风,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强化教学过程管理,切实加强对各年级、各阶段教学尤其是高三复习的指导,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和谐地发展,使全校的新课程实施再上一个新台阶。认真排查教务工作中的疏漏,积极应对20153月的四星复评,做好复评的准备工作。

二、重点工作

1、积极做好高二“学测”、高三“一模”、“二模”、高考的备考指导工作,2014年学业水平测试一次性合格率达98%以上;高考本二以上进线人数争取达90人以上,本科进线率达60%

2、改进和加强对教学常规的过程管理,规范教师教学行为。

3、继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课堂教学水平,逐步形成“精进”课堂教学模式。

4、落实全面、全程质量监控措施,健全和完善教学考核制度。

三、具体举措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高考各项指标力争在去年的基础上有突破性提高。

1、组织好开学摸底、一模、二模考试。做好高三每次考试的质量评估分析,苗子生、希望生界定为年级前100名和前70%。切实做好对苗子生、希望生的跟踪分析。组织各班确定苗子生、临界生、希望生的指导教师,通过教师的个别辅导做好分层指导工作。

2、通过专家讲座,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科学的应试技巧。

3、召开家长会,家长及时了解学校在教学上的举措,促进家长与学校、老师的交流,使家长与学校、老师形成合力共同教育学生。

4、组织好高考的送考工作,保障学生顺利参加高考。

5、组织高三学生填报志愿,帮助毕业的学生填报好高招志愿。

2014年学业水平测试一次性合格率达98%以上。

1、组织好开学摸底考试、模拟考试和学业水平测试。做好每次考试的质量评估分析。组织教师对学生做好分层指导工作。力求人人合格,人人有A

2、组织好学测的送考工作,保障学生顺利参加学测考试。

3、学测后调整好高二的课务,召开高二学生、教师会议,统一思想认识。营造准高三的氛围,让师生尽早进入高三状态。高二年级尝试进行同一选科组合内的某些学科的分层指导。

使高二师生尽快进入准高三教学状态,语数外和选修科目完成教学任务,为高三复习做好准备。

4、建立高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对期中、期末考试具体分析各班苗子生、70%希望生的成绩。

5、召开家长会。学生家长及时了解学校在教学上的举措,促进家长与学校、老师的交流,使家长与学校、老师形成合力共同教育学生。

6、通过专家讲座,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拓宽学生知识面。

高一年级面向全体,夯实基础,指导选科。

1、各班根据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和学生的表现确定学习能力和行为表现差的学生,组织教师结对辅导。

2、通过专家讲座、优秀学生示范等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学习规范的养成,拓宽学生知识面,防止学生厌学表现提前出现,稳定班级。

3、组织教学质量的抽测。使师生了解各班各科的教与学的情况。

4、建立高一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对期中、期末考试具体分析各班苗子生、70%希望生的成绩。

5、召开年级师生会议、年级教导会、班级教导会。统一学生的思想、协调各科教师的教学,避免学生偏科。

6、召开家长会。学生家长及时了解学校在教学上的举措,促进家长与学校、老师的交流,使家长与学校、老师形成合力共同教育学生。

7、做好分科的解释和动员,期末考试时组织学生选课。使学生按个人的学习能力选好选修学科。

8、推进研究性课、阅读课的开展,逐步形成我校研究性课、阅读课模式。

(二)、进一步推进教学研究

1、定期开展组内会课活动,听课评课。通过教学实例促进教学研究和发展,逐步形成“精进”课堂教学模式。

2、联合教科室开展青年教师展示课、教学技能基本功大赛。通过比赛展示青年教师的风采,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能力。

3、督促备课组活动正常化,每周至少一次,做到有活动内容,有研讨记载,人人参与。加强备课组活动的检查。活动安排和记录要上报,发挥集体备课的优势,做到互帮互助。

4、定期召开各年级的备课组长会议。做好上传下达工作。通过备课组长会议了解各备课组的情况,及时通过备课组长传达学校的各项精神,并使同一年级各备课组间相互了解、理解,从而进一步形成合力协同作战。

5、组织各备课组定期上传导学案。

(三)、精心抓好教学常规

1、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初步形成《六高中教学事故认定和处理办法》,并推动实施。

2、结合学生问卷、学生座谈会,汇总课堂教学情况。使教师的课堂教学高效低负,提高教学的吸引力。教师的课堂艺术能上一个台阶。

3、不定期检查作业批改情况。由教务处和学科组长、学科组、分管领导一起来检查教案。

及时反馈,并进行作业布置的指导。使教师的作业布置既能面向全体,又能注重作业分层,要按照“控制总量,降低难度,优化设计,提高效率”的思路,深化作业改革。

4、不定期抽查与定期检查教案相结合。

由教务处和学科组长、学科组、分管领导一起来检查教案。促使教师认真备课。注重每节课的目标实现,加大课改向纵深推进力度,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环境,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5、继续开展推门课活动。了解教师教学情况,促使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6、提高课堂的规范和秩序,提高课堂的质量和吸引力,杜绝学生逃课现象。

(四)、健全实验室、图书馆制度,落实实验室、图书馆功能

1、学校图书阅览室要想办法扩充范围,增加图书杂志藏量,更新换代现有的落后设备,加强图书阅览室的管理和运作,面对全校师生开放。要定期介绍新书,做好送书进班工作,不断提高图书的流通率,确保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图书馆要以良好的环境和精神面貌服务于全体师生,提高使图书馆的利用率。为四星的复查做好准备。

2、理科实验室实验设备要及时更新换代,加强各实验室的管理工作,使之跟上教学实际的需要步伐。实验仪器定期向老师展示,实验员要认真介绍实验仪器的使用。让老师研究实验仪器的用法,鼓励老师对实验室的改进提出合理化建议。理化生学科个备课组认真制定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计划,一式三份,一份留备课组、一份给实验室方便实验员做好实验的准备,一份给教务处以便督促检查。实验室管理进一步规范化,实验设备和药品的使用、保管和借出要按制度执行,实验老师认真准备好实验,及时更换仪器和试剂,保证实验教学正常化。为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争作贡献。

(五)、加强体、卫、艺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继续抓好大课间、眼保健操及体育活动。认真抓好每节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切实提高体育课组织水平和运动效果。提高大课间活动的质量,使大课间活动真正成为学生喜爱的体育活动,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展示学生团结合作,奋力拼搏的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六)、挖掘教务处内部工作潜能

1、梳理教务处内部工作,明确教务处成员工作职责,完善教务处内部工作规章制度。

2、定期召开教务处内部各处室之间的交流会。通过交流会,了解各处室的情况,共同解决工作中的难题,共迎四星复评工作。

 

四、教务处行事历

月份

教务处常规工作

四星复评准备工作

2月

1、组织高一、二、高三期初考试。

2、组织高二学测模拟考试。

3、召开高二学测的年级会议。

4、召开教务处内部会议。

1、将督导反馈和四星标准中相关内容发给教务处下各部门,各部门排查工作中的疏漏。

2、了解、排查教务处下各部门工作中的疏漏和需要。

3、启动、推进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展。

4、将督导反馈和四星标准中相关内容发给学科组长,共同思考提高学科组建设的方案。

5、推进图书馆新书介绍推进。

6、高一图书进班工作启动。

3月

1、学科组计划交流。

2、高三学生体检。

3、组织高二学测考试,做好送考工作。

4、组织高三一模。

5、会同教科室一起组织青年教师解题竞赛。

6、组织学科组组内研讨课。

7、组织江苏省高中英语口语测试。

8、安排学测后课务。

9、召开教务处内部会议

10、请专家来校给高一、二学生作讲座。

12、组织高一教学调研考试。

13、制定教学事故认定条例。

1、教务处下各部门赴兄弟学校学习四星复评的准备工作。

2、图书馆引进图书电子系统。

3、高二图书进班工作启动。

4、推进实验室使用。

5、研究性课开展情况调研。

 

 

4月

1、召开期中考试准备会,做好考试试卷组织工作,做好期中考试准备工作。

2、组织学科组组内研讨课。

3、高中高三学生身体素质抽测。

4、召开高三学生备考动员大会。

5、召开教务处内部会议。

6、学生评教工作。

1、图书馆旧书录入开始。

2、实验室、计算机教室、微格教室台账、使用记初检。

3、研究性课中期检查。

5月

1、组织高三二模、高一、二期中考试。

2、检查教案、作业。

3、召开各年级家长会。

4、组织各备课组期中小节。

5、请专家来校给高三学生作心理讲座。

6、做好高三考前自主复习安排。

7、做好高考送考安排。

8、组织高一、二教学调研考试。

9、会同教科室开展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

10、召开教务处内部会议。

1、图书馆、实验室、校医室材料完善工作。

2、制定买新图书计划,会同总务处上报采购。

6月

1、做好高考的组织工作。

2、做好高三考后填报志愿时间安排。

3、检查教案、作业。评选优秀教案。

4、做好高一选课的调研和统计。

5、召开期末考试准备会,做好考试试卷组织工作。

6、召开教务处内部会议。

7、做好高三填报志愿工作。

8、组织期末考试。

9、组织学科组、备课组总结。

10、征订下学期教辅用书。

11、安排教务处假期工作。

12、思考下学期的教务工作安排。

1、研究性课程成果交流展示。

2、各学科组报组内研究性课课程和人员。

3、制定假期四星复评准备工作计划。

4、旧书录入工作结束。

5、教务处规范化整理、填写有关材料。